為什么大家會認為圖文新媒體占據的市場份額在縮水?在互聯網初步發展的時候,我們思考過類似的一個問題,“紙質書是否會被電子書取代?”我們思考這問題的原因是互聯網的發展讓消息傳播的媒介發生了質的改變,依賴于無處不在的網絡,紙質書不再是不可替代的信息獲取方式,因虧損而破產倒閉的實體書店不知凡幾,出版社也在尋求借助互聯網發展生存的方式。
這個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實上,借助政府和社會的力量,城市圖書館、鄉村書屋、24小時自助公共圖書館等紙質書的歸處迅速占領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角落。互聯網的發展確實給紙質書帶來了嚴重的打擊,但紙質書的結局絕不是消亡,紙質書,通過互聯網,創新了出路。
基于此,我們可以發散思維進行思考,圖文新媒體在當下不及視頻吸引眼球絕不是因為圖文新媒體前途黯淡,而是需要人們思辨、變通。我們之所以會認為視頻才是市場,很大原因并不是因為圖文新媒體紅利的稀薄,而是陷入了一種定式效應。
所謂“定勢效應”,《學習之道》的作者是這樣描述的:“當我們陷入定勢效應時,腦海中已有的,或者是最初的想法,會阻礙我們產生更好的想法或者答案。”引入本文的主題來思考的話,當你的心中認定“公眾號紅利已經不再了、短視頻才是未來的新媒體市場賽道、圖文新媒體布局已經定了,新號沒有市場了的、現在很多人都已經不更新圖文了……”的時候,你陷入了定式效應,你會不斷懷疑自己做的事情,思考自己是否在做無用功。這樣的后果是,當短時間內沒有看見圖文內容獲得顯著的效果時,你就會對自己說:“果然如此,那還是放棄吧,不要浪費時間了……圖文新媒體太難了,沒有前景的。”
我們說過的,當你從一開始就認為這件事情不可能做成,沒有前景,看不到未來……你的或許會成功的想法和創意都不會產出。其實我們細究之下不難發現,哪些所謂的“爆款”、“熱點”,很少有刻意謀劃做成的,絕大多數都是嘗試去做才獲得的機會。